【帖子编号0247】
不建议你辞职。
你喜欢有创造性、自由、有趣的工作。这事谁不喜欢?大部分人都喜欢。
因为你用的是三个“正面”的“形容词”来形容。这三个词的反面,是机械的、压抑的、烦闷的。你问有人喜欢这种工作吗,肯定没有。
所有谈起“形容词”的喜欢,我都默认嗤之以鼻的。更何况是“正面”的形容词。
你喜欢“音乐”,就去做音乐。但你说你喜欢“激情澎湃”,那大概率是要碰壁的。
因为我相信,即便去搞音乐,到最后,也一样要碰到压力大到掉头发的时候,一样会有“机械重复”,一定会枯燥和烦闷。
我比较推崇“从事自己爱好”的职业。因为所有的职业,走到最后一定会变得重复、枯燥、烦闷。
因为这就是社会分工,只有重复才能提升效率,从某个角度来说,我们每个人,都是这个社会的螺丝钉而已。
所以也有人说,别选自己的爱好当职业。因为最终你会经历不断重复,然后把自己的爱好给毁掉,人生变得没有爱好,那多可悲。
我觉得这种言辞就是放屁。就跟告诉你,别跟自己爱的人结婚一样。你一天一天看见自己爱的人打嗝放屁,一天一天腰围变粗,脸皮下垂,还不如早早转身离开,让这个爱人永远留下完美到你的记忆里。
有一种文艺青年故意把生活过垮,以便让自己有机会伤感的鬼才逻辑,反正我无法理解。
但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,所有的婚姻终归于平淡,所有的工作也早晚都会经历让你怀疑自己职业选择的阶段。
所以大家最好及早做好心理准备。一方面,坦然接受婚姻和工作中,无聊和重复的那一面。另一方面,想办法在无聊和烦闷中,找出点不同。
——————
再回到提问中的现状来,公检法工作,估计每天都在做案卷材料,一年几百上千,因此身心疲惫。
如果让我提建议的话,可以有几个方面。
第一,你如果真擅长口才和写作,又喜欢创造性和自由,那么想办法给你们机关运营一个对外的宣传渠道。
公检法写的东西,是政府公文。用词和句式完全不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。但写得多了,内部的人就已经习惯这种模式了。
就像《人民的名义》侯亮平两口子,斗嘴的时候喜欢说,“你这个同志,思想不上进”。
正常人家庭里是不这么说话的。但是如果在中央部委待久了,说话习惯确实会变得跟人民群众不一样。
所以,你找机会,在工作单位内部,在你的工作职责之外,做一个这样的事情。一方面,真的去尝试一下,“自由=加班”的感觉。第二,去验证一下自己的口才与文笔,是否真的符合大众。
毕竟体制内的“口才和文笔”与体制外的要求不一样。如果未经检验,未经结果验证,贸然辞职就太冒险了。
第二,你需要对枯燥和重复的工作,赋予一些价值。
如果认真去看待这些枯燥和重复的工作,每一份材料后面就是一个个苛求公正的案子,案子背后是一个又一个苛求公正的人,他们可能愤怒、仇恨、委屈,也可能狂妄、贪婪、甚至面目狰狞。
认识到这背后的“有血有肉”,会让你发现这份工作的社会价值。有意义有的时候是比为了赚钱有更高的动力。
公检法中,有一些人其实正在做着这样的改变。很多案子的判决书中,法官在写判决书的时候,倾向于文字更加口语化,把内容写的更长,一份判决书写几十页,把事情原委说的明明白白。
这种事情,肯定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量。更加口语化,也是有职业风险的。比如容易脱离法官的威望,容易留给普通人找茬的空间(相反更加使用常人看不懂的法律用词,能够减少被普通民众找茬的空间)
但这么做一定是有意义的。脱离掉“明哲保身”的哲学,做出的选择会让你更有加认同“自己所做所为,是有意义的”。价值会让你忘掉重复和烦躁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最后说点现实的。
之所以不劝你离职,是因为,在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公检法系统的工作,已经是处在这个城市前百分之几以内的好选择之中了。
这时候想要脱离,重新创业的机会成本太大了。
而给你“想要创业”这种念头的,其实是一些朦胧的美好想象。想象中,创业之后,有钱又有闲,靠着兴趣和特长,玩着玩着就把钱赚了。这是不现实的。
(这种美好想象,离不开媒体的包装。总觉得快乐的随性的人生是灵感的土壤,从而产生好点子,好点子价值千金,让你赚钱继续过美好的人生。
还是要更好的认识世界吧。即便是最需要灵感、创造力的领域,也已经渐渐变得“工业化”了。就像流行音乐领域,欧美已经是“工业化生产”了,音乐公司里,购买各种各样的旋律片段,都是由一堆默默无闻的从业者生产出来的旋律片段,然后各个艺人团队再去组合片段,创作成曲。然而对外宣传上,只会告诉别人,这首歌是由“霉霉”自己创作的……然后粉丝觉得,是不是我也有才能,能变成下一个霉霉。
而国内还没到工业化的阶段,好要艺人自己写歌,于是很多人三年才出产几首曲子。这种生产方式,注定拼不过欧美。
再到国内比较“工业化生产”的自媒体。一个咪蒙,每天需要团队去搜寻热点,想出五到十个话题,再讨论出一两个,去落笔成文,每个文章由团队想出5个文章标题,再通过粉丝群几百人的投票选出“最骚动人心”的标题,然后配文章发出。
说这些只想是告诉你,即便是创作类的职业,最终早晚走向“工业化生产”。在“工业化生产”下,没有什么职业会是“自由的、有趣的,有创造力的”。
常见问题
相关文章
猜你喜欢
- 10-4 2025-10-08
- 微交互设计指南:动态效果如何触发用户情绪反馈 2021-01-01
- 暗黑模式设计哲学:从节能美学到用户视觉舒适度优化 2021-01-01
- 故事化网页设计:用叙事逻辑提升转化率的三步法 2021-01-01
- Bootstrap 5响应式框架:栅格系统与组件库实战教程 2021-01-01
- 可访问性合规指南:从语义化HTML到ARIA属性的落地实践 2021-01-01
- 视觉层次革命:留白、对比与F型阅读模式的实战技巧 2021-01-01
- 导航设计攻防战:面包屑、手风琴菜单与悬浮菜单对比 2021-01-01
- 用户体验设计五原则:可用性、容错性与情感化设计 2021-01-01
- 9大网页布局模板:从国字型到POP布局的场景化应用 2021-01-01

